名醫與名治 「轉載」
作者 湯萬春
自古至今,名醫名治不曾少見,有些存在附會渲染,
令人不敢信以為真。《新民晚報‧夜光杯》曾載沈寂一文,
約寫其梗概如下:
其大哥患傷寒症,高燒發狂欲跳樓,諸醫束手,已
備後事,買棺時遇一老者,指點喝三碗崇明蘆粟汁(類
似甘蔗,我處稱“甜秫秸”)試試看。結果第一碗喝下,
目前分類:洛克手札 (106)
- Apr 13 Sat 2013 00:44
名醫與名治 「轉載」
- Mar 29 Fri 2013 10:43
我為什麼要批評當代火神派 [轉載]
我為什麼要批評當代火神派
---------感火神之橫行 傷紹奇之離世
最近, 我在環球中醫網、中醫名家網、傷寒論壇等中醫網站相繼發表了對當
代火神派盧李劉進行批評的文章,得到了不少同道朋友的支援和鼓勵,當然還有反對與
質疑。對於不談學術、只在口舌上較量的人我可以一笑置之, 但對於還在被盧李劉等
人蒙蔽而不能自醒、或對當代火神派的種種做派並不真正瞭解的朋友,不得不做一必要
說明,以說明我為什麼要對當代火神派盧李劉三人逐一批評。昨夜重溫何紹奇先生大作
《中醫各家學說的若幹特點》,對於這個問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現就紹奇先生之觀點
,略參己見,逐一說明。是非公論自在人心,知我罪我一任諸君。
- Feb 21 Thu 2013 23:39
「解氏秘方」失傳之謎 [轉載]
「解氏秘方」失傳之謎 [轉載]
1950年初,上海處決了一批罪大惡極的歷史反革命分子、特務和惡霸,其中有一個是反
動幫會骨幹分子、上海灘頗有名氣的惡霸陳根發。陳根發的罪行中,有一條就是逼死中
醫解淑君,製造了上世紀30年代前期一度轟動上海灘的「解氏秘方失傳事件」……
20世紀初,一位名叫解可勳的中醫從北方遷居滬上,在法租界八仙橋開一診所。其
高祖解立鼎原是民間草醫,多年鑽研《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古醫書,結合自己
幾十年的行醫實踐,創出了一種專治四時痢疾的獨特治療方法,憑此於七十高齡入選皇
宮,成為太醫院御醫。這一以服藥為主針灸為輔的治療方法被稱為「解氏秘方」。
- Jan 05 Sat 2013 21:41
肉桂“引火歸源”之我見[轉載]
肉桂“引火歸源”之我見[轉載]
韓俊生
肉桂始出於《神農本草經》,為臨床常用的溫裏藥。200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肉桂條下載:其性味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功效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主治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陽虛眩暈、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虛寒吐寫、寒疝、奔豚、經閉、痛經 [1] 。各版的大中專《中藥學》教材對此也有類似的記載。如95版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中藥學》肉桂條下載:性味辛、甘,熱。歸脾、腎、心、肝經。功效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①用於腎陽虛衰的陽痿宮冷,虛喘心悸等。若治下元虛衰,虛陽上浮的面赤、虛喘、汗出、心悸、失眠、脈微弱者,可用本品以引火歸源,常與山茱萸、五味子、人參、牡蠣等同用。②用於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③用於寒痹腰痛,胸痹,陰疽。④閉經,痛經 [2] 。由此可見,上述典籍、教材中有關肉桂性能功效應用的相關記載大同小異,這裏不作討論,僅就肉桂“引火歸源”作用之說的不確切性,抒一己之見。
細核《神農本草經》《證類本草》《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中藥大辭典》《中藥辭海》等主要本草學著作,關於肉桂“引火歸源”的說法可見於《中藥大辭典》引清代郭佩蘭的《本草匯》對肉桂的記載:肉桂,散寒邪而利氣,下行而補腎,能導火歸原以通氣,達子宮而破血墮胎,其性剽悍,能走能守之劑也 [3] 。之後,鑒於中醫善於繼承的特點,此方面的理論記載傳承至今。尤其是60年代以來的大中專院校《中藥學》教材及藥典等重要中藥典籍對肉桂此方面作用多有明確的記載。其說法也由“導火歸原”演變為“引火歸源”,並有“引火歸源” [2] 或“引火歸原” [4] 或“引火歸元” [5] 之異。而後《簡明中醫辭典》還出現了“引火歸原” [4] 的專有名詞解釋。清代以來肉桂“引火歸源”的理論一直被默認,而從未見有學者深究之。
肉桂的確可以治療陰寒內盛,下元虛衰,虛陽上浮的面赤、虛喘、汗出、心悸、失眠、脈微弱等證,但就此治證而言是否屬“引火歸源”值得商榷。
- Oct 21 Sun 2012 11:40
談十棗湯丸運用的竅門(轉文)
十棗湯丸為逐水的峻劑,一般人都不敢輕易使用,因為用不得法,不僅不能達到逐
水的目的 而且往往會發生事故。所以,對這類藥劑的使用方法,不可不認真講求。
先師李圃孫先生最擅長使用此方,不發生任何事故,這是我縣老輩醫生都知道
的事實。他掌握的方法沒有別巧,就是服藥前必須空腹,等瀉了數次以後,才可稍
進糜粥。所以他用此藥時,必先誡患者前一天晚上不要吃飯,睡到雞鳴以後,將藥
服下。不久腹內即會咕嚕作響,上下轉動,然後大瀉,瀉後肚腹即感寬舒。不久腹
內又會咕嚕作響,如此瀉了三四次以後,水即逐漸減少,腹內亦感平和,才可以逐
- Sep 11 Tue 2012 20:58
保養肝臟之「四白湯」
保養肝臟之「四白湯」
有讀者問到怎麼保養肝臟,
當然是好好休息,避免爆肝,
肝炎的三大敵人:
「喝酒, 熬夜, 太累」
切記!
一般提到肝炎的調理方,
有一陣子流行「四白湯」相傳是黨國元老陳立夫所傳。
- Sep 04 Tue 2012 23:28
麻黃附子細辛湯用於感冒的指標
麻黃附子細辛湯用於感冒的指標
1.體力比桂枝湯更弱,甚至背部會有無法形容的怕冷感
2.咽痛型感冒
(氣色不好,腹力中等,脈沈弱)
這是日本醫家藤平健的經驗。
洛克中醫手札
- Sep 04 Tue 2012 00:05
中風後遺症使用逍遙散
中風後遺症使用逍遙散
中風後遺症,大部分都會使用「補陽還五湯」,
我已經特別強調過,血壓太高不能使用,
最近有人提出,中風後遺症可以使用解鬱藥,
因為中風心情不好,首推「逍遙散」
這個創見可以參考使用看看,不會有血壓問題。
洛克中醫手札
- Apr 15 Fri 2011 23:33
徐蓮塘用生化湯經驗
徐君治產後病,以生化湯出入加減,頗見效驗。我曾經問他:王孟英對生化
湯極力攻擊,君用之有效何也?
他說:王氏以溫熱立場,對藥性辛溫香竄,皆加批評,今一般產婦多留瘀為患,
用化瘀生新,甚為恰當,讀書既要信服,又要懷
疑,以辨証論治,對証用藥可也。
長春按:生化湯方,見於《景岳全書‧婦人規》。此方,用全當歸15克,川芎6
- Mar 26 Sat 2011 00:06
跟診是要流汗的!
我常常在想,現在中醫學生學習過程中少了什麼?
最近看一個學弟開藥,處方很合乎書上條文,
不是「但見一證便是」,而是幾乎「照表操課」
「照課本生病」,但是開藥卻沒效,實在百思莫解。
當然是缺乏經驗,但這是廢話,
任何人都有初戀,更何況看病,
應該說是缺乏完整的跟診經歷,
- Mar 26 Sat 2011 00:04
給青年中醫們的建言
1、先擺事實,再講道理
先講「是什麼」,再講「為什麼」,這是學習中醫的第一步,也是研究中醫的第一步。
多少年來,有多少的中醫,往往忽略了這個基本程式,往往事實尚未弄清,而去大談道
理,結果把假說當成真理,將臆想作為事實,這哪有科學的影子?
- Mar 26 Sat 2011 00:03
福州鼓山湧泉寺喝水岩秘藏觀音方
這是從網路上找到的資料
福州鼓山涌泉寺喝水岩秘藏觀音方
鼓山湧泉寺,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是千年古剎,曾是中國禪宗的重要道場之一。湧泉寺
最初名「國師館」,後因寺前有羅漢泉,泉水湧出地面,於後梁乾化五年(915年)改稱
為「鼓山白雲峰湧泉禪院」。明永樂五年(1407年),正式改名為「湧泉寺」
- Mar 26 Sat 2011 00:02
注意中醫電子書木馬病毒
最近整理中醫檔案時,發現有不少電子書是執行檔(exe),
不知道是誰那麼無聊,明明本來就是文字檔,
收集者或許想留名,或是為了加入特定網站名稱,或是廣告,
編譯成執行檔,使用上又不方便,不如任何一個文書處理程式,
萬一是簡體字,一團亂碼,想翻頁都不知道按那一個鈕。
很多電子書的編譯程式,加入廣告,
- Mar 25 Fri 2011 23:59
古代中國漢朝醫治痔瘡的方法
- Mar 25 Fri 2011 23:57
是吃飽肚子還是看表演?
你想學做漢堡嗎?
看看Youtube 的影片,我們家的神奇漢堡是這麼做出來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lbuxRrqJg0
吹牛,我才不信!
這是變魔術,漢堡是變出來的,不是做出來的。
- Mar 25 Fri 2011 23:54
留一份邪氣以癒病強體
買書
一本書只要有用的東西有3個以上,我都會購買收藏,
深怕下次逛書局時見不到了,其實家中書堆的跟垃圾山一般,
想到什麼,要找出書來也是不容易。
如果是名老中醫的著作,幾乎我都會買,
人家一輩子就寫出這本書,
看不懂,沙中掏不出金塊,是自己功力差,
- Oct 31 Sun 2010 00:18
人參補陰 小心愈補愈糟
「醫師,我最近覺得很疲倦,平時又怕冷,可不可以吃人參來補一補?」人參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味中藥,燉補藥膳或養生茶飲常會見到它。一般民眾以為人參補陽氣,此觀念並不正確。
漢代經典醫書《傷寒論》中的用藥法則,一直指導著中醫臨床,這也是中醫稱為「漢醫」的由來。此書中使用人參的時機有三,即「汗」、「吐」、「下」過度,此三種情形皆呈現「體液流失過多」的現象。
●流汗太多:如在大太陽底下或悶熱的環境中工作,揮汗如雨,此嚴重者有熱衰竭之虞。又如吃退燒藥而發汗太多者,或產婦生產過程中,出汗太多者。
- Oct 31 Sun 2010 00:18
薛雪診誤
葉天士治金某患嘔吐者數年,用泄肝安胃藥年餘幾殆。
徐靈胎診之,謂是蓄飲,為製一方,病立已。(見《徐批臨証指南》。)
薛生白治蔡輔宜夏日自外歸,一蹶不起,氣息奄然,口目皆閉,六脈俱沉。
少妾泣於傍,親朋議後事,謂是痰厥,不必書方,且以獨參湯灌。
眾相顧莫敢決。
- Oct 31 Sun 2010 00:15
學生要如何增加開藥臨床實力
有學生問這個問題,一方面是政府規定,
103年以後必須到大醫院待二年才能開業,
心中有些不安,一方面覺得自己雖然念很多書,
但是又對自己能不能看病有些緊張。
由於健保局只給付科學中藥,
一般學生在學校沒學過科學中藥要怎麼開,
- Oct 31 Sun 2010 00:10
適度進補人參 提升癌患免疫力
自由時報 2010-8-25 洪素卿/台北報導
秋天是一個適合「補養」的季節,除了傳統補品,最近韓風正夯,也有人想要燉個人參雞湯補一下身體。不過,由於外界傳說人參太燥,癌症病患不能吃,讓部分民眾卻步。
專家表示,除非是滿臉痘痘或是嚴重便秘,一般人使用人參入菜燉補是可以的。過去反而有研究顯示,人參有預防癌症功效,還能補元氣,讓癌患有體力,因此重點是要選對時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學術副院長楊玲玲指出,之前有人認為癌症患者不能使用人參,認為人參補了健康細胞,也可能把腫瘤細胞養大。可是她最近的研究則發現,針對癌症化療造成的白血球低下等副作用,若使用6年生的高麗參,則可以提高白血球量、提升免疫力。
中醫師陳潮宗則認為,若說癌患不能吃人參,可能是過度放大來看這個問題,畢竟人參裡面含有多種成分,各有作用。至於是否會太燥?人參性溫熱,除非是滿臉痘痘或是嚴重便秘,一般人用人參入菜燉補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