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留一份邪氣以癒病強體
買書
一本書只要有用的東西有3個以上,我都會購買收藏,
深怕下次逛書局時見不到了,其實家中書堆的跟垃圾山一般,
想到什麼,要找出書來也是不容易。
如果是名老中醫的著作,幾乎我都會買,
人家一輩子就寫出這本書,
看不懂,沙中掏不出金塊,是自己功力差,
擺著,擺著,或許哪一天看懂了。
每天用藥,漸漸有些習慣偏向,
懂得理解的,越來越熟,
不懂的,不熟的,有用的,只好記載電腦中,
少用的,繼續積灰塵。
留一份邪氣
「郭貞卿醫論醫話集」,當中有一篇提到
留一份邪氣以癒病強體 早年跟隨父親抄方時,每見其治病大勢控制後, 便把重點轉移到體質方面,除治療外更是淳淳囑咐生活中瑣碎注意事宜, 對此不僅不理解且不以為然。 多年後自己有過幾場病的切身體驗, 便漸漸自覺關注起生活瑣碎事情與治病的種種相互作用關係來。 我通過自身體驗發現, 祛邪務盡的治法每每令患者有一類莫可名狀兩敗俱傷的虛衰難受感覺, 這種特殊的難受感不僅在軀體上,更在心理上都會體現出來..... |
作者這一段文字是有點拗口,一口氣很長,跟英文大師劉毅一樣,
文意不難理解,多唸兩遍就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
當醫師的有何體會,就真得「點滴在心頭」,
很多病其實是自己好的,醫師只是輔助者角色,
最後收尾畢其功的,是靠病人自己。
葛根湯,是殺不了流感病毒的,
桂枝湯配熱粥助胃氣收尾,也不是在殺病毒。
肝炎的治療,剛開始清熱解毒藥一下,
不管是「龍膽瀉肝湯」「當歸龍會丸」「茵陳蒿湯」....
GOT GPT 就跟溜滑梯一樣降得很快,
當醫師的都會覺得很爽,
降到100以下,就沒那麼容易,
甚至降到正常後,又反覆起伏發作,
繼續清熱解毒,就會敗了胃口,
這時就應該回到「調理」的路上,
患者自己要注意生活起居,
肝是「養」來的,所以才叫「養肝丸」。
一般的外傷,筋骨酸痛也是如此,
網球肘、五十肩、坐骨神經痛,
也不見得在療程中治好,
最後階段,都是患者多休息,注意生活起居而獲得痊癒。
有學生問我,第一行為什麼是3個,不是4個? 5個?
因為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今天就講到這裡。
洛克中醫研究站
呂崇金 洛克醫師 整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