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毒攻毒砒霜可治療血癌


以毒攻毒砒霜可治療血癌
存活率達85%!(2010/03/26 16:47)

港大內科學系教授鄺沃林表示,以口服砒霜治療血癌,比現時採用注射藥物更方便及安全。
記者朱錦華/綜合報導

砒霜有劇毒。不過,經提煉及配以適當劑量,砒霜卻可以發揮「以毒攻毒」功用,有效
治療血癌。

香港大學醫學院及瑪麗醫院成功研發「口服砒霜」,並獲得全球唯一的專利,成為拓展
香港六大優勢產業之一的醫藥業的里程碑。

據瞭解,10年來已逾100位血癌病人服用該藥,證實對「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復發病人的
療傚尤其顯著,病人5年存活率達85%,療效更勝骨髓移植及化療。當取得香港衛生署註
冊後,將會推廣至全球。

研發口服砒霜的團隊骨幹成員包括: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血液腫瘤科及骨髓移植講座教
授鄺沃林、瑪麗醫院內科學系血液腫瘤科及骨髓移植顧問醫生區永仁。他們今天將出席
國際研究會議,向來自北美、歐洲、非洲、澳洲及亞洲的醫學專家講解口服砒霜治療癌
症及其他疾病的功效。

鄺沃林表示,醫學界曾用砒霜(化學名稱「三氧化二砷」)治療血癌,但隨著新藥物誕
生,砒霜漸被遺忘。

港大醫學院曾於1940至50年代,使用砒霜為血癌病人治療。他的團隊於1998年翻查醫學
院有關紀錄,萌生研發口服砒霜的念頭。2000年成功研發口服砒霜,應用於臨床血癌治
療研究;翌年,首次提供給病人服用,代替靜脈注射砒霜。

港大醫學院及瑪麗醫院至今向超過100位的血癌病人提供口服砒霜,當中56人是「早幼粒
細胞白血病」的復發病人,55人接受口服砒霜治療後,病情得到緩解,而且療效較傳統
骨髓移植及化療為佳;口服砒霜也有用於預防「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復發,有65名病人
服用後,結果只有5人再次受癌魔侵襲。

區永仁指出,「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可做骨髓移植或化療,惟化療會產生脫髮、潰瘍、
流血等副作用,化療藥會壓抑白血球,病人有機會感染,而且需要住院,病人要住院差
不多一個月,住在無菌病房,要戴口罩。

但服用口服砒霜則僅出現頭痛、胃痛等副作用,不會影響心臟,病人毋須住院,只需拿
取經配製的口服砒霜回家,定時自行服用。

區永仁說,醫院每次給予病人的口服砒霜約200CC(藥水),是兩星期的劑量,不會引致
中毒,「成年人要一次過喝1公升才會中毒。」鄺沃林表示,其團體是負責研發口服砒霜
的份量及安全度,藥物的配製工作則交由瑪麗醫院藥劑部負責,「我們把formula(配方
)交給他們去配製。」

研發團隊與附屬港大、負責處理技術轉移的港大科橋有限公司為口服砒霜在美國申請全
球專利,去年4月獲批准。口服砒霜成為首隻完全由香港研發的處方藥物。鄺沃林表示,
美國醫學界採用靜脈注射砒霜治療血癌,唯治療費用高達40萬港元。

港大科橋發言人余梓山昨表示,已為口服砒霜向香港衛生署申請註冊,預計本年內會有
結果,取得註冊號碼後,可正式推廣全球,預計屆時售價會較美國靜脈注射砒霜費用低
一半。鄺沃林及區永仁期望,口服砒霜將代替靜脈注射砒霜,成為全球治癌新療法;正
計劃向發展中國家免費提供口服砒霜,供當地病人使用,發揚人道救援精神。

鄺沃林稱,團隊展開研究多年來,完全沒有接受任何政府特別資助,曾經因為欠缺資金
、人手而想過放棄,「手頭緊時,就做慢一點。」但他們一直抱著為治好病人心態而堅
持下去,「不用很多錢、很多資助,只要用心去做,要有堅持,就會成功。」

港大發言人強調,一般砒霜未經提煉,劇毒會危害健康,市民切勿自行購買砒霜服用。
 




港大研發/以毒攻毒 口服砒霜治血癌

〔國際中心、記者王昶閔/綜合報導〕以毒攻毒,果真有效?香港大學醫學院成功利用
砒霜研發出治療血癌的口服處方藥,治癒上百名白血病患,並已取得「美國國家專利」


效果較化療和骨髓移植佳

港大醫學院表示,目前全球都採用美國製的注射砒霜來治療白血病,但非常昂貴,每天
要花費港幣一萬六千元,且毒性對心臟有害。港大利用十年時間研究口服砒霜,控制劑
量及消除毒性,共有一百二十一名白血病患接受治療,其中包括五十六名白血病復發患
者,整體治療成功率達九成八,五年存活率更達七成,效果比化療和骨髓移植好,且價
格只有砒霜針劑的一半,每天約需港幣七千八百元、一千美元。

價格僅砒霜針劑的一半

港大研究人員在砒霜中加入化學物質來解除其潛在毒性,病患服用口服砒霜後可持續減
緩病情,初發或復發病人都適用;這種藥物也可以治療其他癌症,包括惡性淋巴癌及多
發性骨髓瘤。港大醫學院正計畫為發展中國家的病患提供免費口服砒霜藥。

馬偕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梁德城表示,砒霜(三氧化二砷)針劑用於治療白血
病已有十幾年歷史,治癒率雖有七、八成,但因具有肝腎與心臟毒性,副作用較大,包
括我國在內多數國家,很少用於第一線治療,尤其是針對兒童病患。

此外,大多數的白血病患者並不適合使用砒霜療法。梁德城指出,砒霜只能用於第三型
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在台灣,這類病患人數佔所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比例,不到一
成,兒童病患人數每年更僅有個位數。

梁德城表示,大多數國家治療第三型骨髓性白血病時,均採用主流的反轉式A酸搭配化
療,治癒率高達八成,遇到無效或復發,才會考慮使用砒霜針劑。

梁德城說,用砒霜來治療白血病,主要是能使不成熟的異常骨髓細胞凋亡;反轉式A酸
療法,則是能促使不成熟的骨髓細胞變成成熟的正常細胞。

梁德城表示,他對於香港研發的口服砒霜療法並不瞭解,但若真能降低砒霜毒性,在安
全性上有所突破,病患就可以多一種治療選擇,他樂觀其成。

《砒霜》小檔案

砒霜學名是三氧化二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粉狀劇毒,曾被當做農藥、毒鼠劑、殺蟲劑
使用,中毒時會導致腹痛、血便、急性腎衰竭而致死,小說「金瓶梅」中,潘金蓮就是
用砒霜毒死丈夫武大郎,清朝光緒皇帝據傳也是砒霜中毒而死。


砒霜是砷的氧化物,無機砷同時是一級致癌物,普遍存在自然界,過去嘉義的義竹、布
袋與台南學甲、北門爆發烏腳病,就是因居民喝了高含砷量的深井水,且罹患肺癌、肝
癌、膀胱癌、皮膚癌的比例都明顯偏高。

醫界早年也曾用無機砷治療梅毒,但發現有嚴重副作用;十多年前,則開始用三氧化二
砷可有效治療第三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雖療效顯著,但因易傷害心臟,引發心律不整
,多半作為第二線用藥。(記者王昶閔)
 

    


洛克的話:



口服砒霜

這不是新聞,類似的報導早就有了,
連大陸都有專書。


一般民眾在閱讀這類醫療訊息時,
必須非常小心,
首先提到,這不是什麼新發現,
用砒霜治療白血病是醫界早就知道的,
但是之所以未普遍,
是因為適應證有限,還有毒性反應。

千萬不要天真的去買砒霜自己吃,
即使沒有立即中毒,日後也會導致烏腳病,


外面買來的砒霜,天然物含量不一,

劑量控制是一大問題,
必須在藥廠或藥局,精密定量後
或添加賦形劑,配置適當劑型再分裝。
也要隨時注意毒性反應,
監測血中濃度,肝腎功能。
不是那麼簡單。



洛克中醫研究站
呂崇金  洛克醫師 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ckleu 的頭像
    Rockleu

    洛克中醫研究站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