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上海兒科大家董廷瑤名醫論醫話(轉載)


致理:學醫首先明理,治病必須識病,辨證務需求因,然後立法選方,藥物配伍,用量
適宜,而病變法變,更應明曉。能掌握以上幾點,雖不中亦不遠焉。

求本:一病一方、一病一藥,確可療疾,但只能治正面病,而不能治反面病。換言
之,能解決比較簡單的單純性疾病,而不能解決病因掩蓋著的複雜疾病。如果機械不變
,就無從獲效,可能會有相反作用。此所以治病必求於本也。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弼臣教授用「角藥」治療肺系疾病經驗

 

中醫兒科雜誌》> 2010年1月6卷1期 
作者:楊蕾,陳自佳    作者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北京100078 


【摘要】  總結了劉弼臣常用於治療肺系疾病的八組「角藥」的主治、功效、臨床運用
以及運用角藥的特點。 

【關鍵詞】  劉弼臣;角藥;肺系疾病

          臨床上將常用的、相對固定的兩味藥物的配伍形式,稱為「藥對」,這是中藥
配伍的最常用的形式,而三味藥一組的配伍也是很常見的,並且源遠流長,能夠彌補「藥
對」所不能滿足的臨床病症,有人將此種配伍形式稱之為「角藥」,並認為它的組方意
義遠比「藥對」廣泛深厚[1]。劉弼臣教授為享譽全國的兒科專家,從事臨床工作60餘載
,經驗豐富,常善用「角藥」來治療兒科各種疾病,療效顯著。我們曾有幸隨劉老侍診
抄方,並整理其臨診病歷千餘份,收益甚多。現將劉老運用「角藥」治療肺系疾病的經
驗整理如下,以饗同道。

  1  作為主藥部分之「角藥」

  1.1  辛夷、蒼耳子、板藍根
    
  辛夷辛、溫,入肺、胃經,具有散風寒、通鼻竅之功。蒼耳子辛、苦、溫,有毒,
入肺、肝經,《本草備要》載其「善發汗,散風濕,上通腦頂,下行足膝,外達皮膚。
治頭痛,目暗,齒痛,鼻淵,去刺」。板藍根味苦,性寒,歸心、腎經,為清熱解毒、
涼血利咽之品,《本草便讀》言其「清熱解毒,辟疫,殺蟲」。
    
  劉老認為辛夷、蒼耳子皆辛散性溫,能入肺經,善散肺經風邪而通竅;板藍根清熱
解毒利咽喉,能祛邪護肺安內宅。三藥相配既能疏散風熱、通鼻竅,又能內解熱毒,清
熱利咽。同時劉老認為小兒「肺常不足」,不耐寒熱,易為外邪所侵,而鼻咽為肺之門戶,
往往同時受邪,表現為鼻塞鼻癢、咳嗽咳痰、咽痛咽乾等。對此劉老常以辛夷、蒼耳子
、板藍根作為主藥,與玄參、山豆根、牛蒡子、大青葉等同用,共奏疏風透邪、清熱解
毒、利咽通竅、防邪傳變之效。此法也是劉老「精於五臟證治,突出從肺論治」思想的
具體體現。

  1.2  生黃耆、白朮、防風
    
  此三味藥的配伍取自《世醫得效方》中的「玉屏風散」,黃耆味甘微溫,歸脾、肺
經,具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肌的作用,為補氣升陽的要藥;防風
辛甘微溫,性浮升散,善行全身,白朮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氣健脾、燥
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本經》稱其可「主風寒濕痺死肌,痙,疸,止汗,除熱
,消食」。
    
  劉老認為小兒肺常不足的生理特點決定了小兒易受外邪侵襲,常常前邪未去又添新
邪,黃耆能補肺氣、益衛氣、固表止汗,配伍白朮健脾以資氣血之源,佐以防風走表而
祛風邪。三藥合用既可固表以止自汗,又能實衛而御外邪,使玄府閉合有度。故臨床常
作為主藥治療表虛衛陽不固的自汗及易受外邪、反覆感冒的患兒。

  1.3  南沙參、桑白皮、地骨皮
    
  南沙參甘潤而微寒,能補肺陰、潤肺燥、清肺熱,兼有補脾肺之氣,清肺生津,補
氣化痰。桑白皮性味甘寒,歸肺經。《本草綱目》曰:「桑白皮長於利小水,乃實則瀉
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氣及肺火有餘者宜之。」故桑白皮具有瀉肺平喘、利尿消腫之功。
地骨皮甘、寒,入肺、肝、腎經,能直入陰分,瀉肺中伏火,並退虛熱,王好古稱其「
瀉腎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熱,補正氣」。 
    
  此三味藥的配伍是由瀉白散變化而來,劉老認為桑白皮專入肺經,清瀉肺熱,平喘
止咳;地骨皮甘寒入肺,清降肺中伏火,對於陰虛有熱者尤宜,兩藥相合,清瀉肺熱,
以使金清氣肅;用南沙參代替原方中的甘草、粳米,在於增強方藥的養陰清肺之力。三
藥相配清中有潤、瀉中有補,既可清瀉肺中伏火以消鬱熱治其標,又能滋陰潤肺治其本
,對小兒「稚陰」之體起到標本兼顧的功效。臨床中常用於咳嗽時間較長、痰多、痰不
易咯出、舌紅苔黃等病症的患兒。

  1.4  葶藶子、紫蘇子、萊菔子
    
  葶藶子入肺、膀胱經,《藥性論》記載其功效能「療肺壅上氣咳嗽,止喘促,除胸
中痰飲」。紫蘇子味辛,性溫,無毒,歸肺、大腸經。《本經逢源》載其:「性能下氣
,故胸膈不利者宜之……為除喘定嗽、消痰順氣之良劑。」故紫蘇子善降氣消痰、止咳
平喘,並有潤腸通便之功,利於腸中痰濁下降而利肺氣;萊菔子味辛行散,即可消食導
滯,又能降氣祛痰、止咳平喘。
    
  此三味藥的配伍是由三子養親湯變化而來,劉老用葶藶子代替原方中的白芥子,意
在取葶藶子苦降辛散,性寒清熱,專瀉肺中水飲及痰火而平喘止咳,以增強瀉肺平喘之
力。三藥相配,瀉肺平喘,降氣消痰,同時兼顧健脾消食。臨床上症見咳嗽、氣喘、痰
多、納差時,劉老常用葶藶子3 g、紫蘇子5 g、萊菔子10 g作為主藥,以瀉肺平喘、化
痰止咳。

  2  作為次藥部分之「角藥」

  2.1  前胡、杏仁、桔梗
    
  前胡味苦辛,性微寒。辛能宣肺散風,苦能降氣祛痰,性寒能清熱。具有散風清熱
,降氣化痰之功。桔梗辛宣苦降、開宣肺氣、祛痰利氣,同時能利咽、排壅肺之膿痰。
杏仁味苦、微溫,入肺、大腸二經。《本草綱目》稱「杏仁能散能降,故解肌散風、降
氣潤燥、消積治傷損藥中用之」。杏仁能「宣」能「降」,且其辛溫能祛肌表之邪,其
味苦能令上逆之氣肅降,有止咳平喘的功效。
    
  劉老認為前胡可降氣祛痰,桔梗可排痰利咽,兩藥相配止咳祛痰利咽的功效較好。
而桔梗既升且降,以升為主,杏仁辛散苦降,以降為主,二藥配伍,一升一降,升降調
和,祛痰止咳之效甚佳。前胡能疏散風熱,桔梗為開提肺氣之藥,可為諸藥舟楫,載藥
上浮,兩藥相配,使邪從表而解。劉老在臨床上治療痰熱鬱肺,症見咳嗽、痰多伴鼻塞
、咽乾等症時,常化裁杏蘇散來宣肺散邪、止咳化痰以調肺,方中就常用了前胡10 g、
杏仁10 g、桔梗5 g以宣肺化痰。

  2.2  蘆根、竹葉、牛蒡子
    
  《玉楸藥解》言蘆根的功效為:「清降肺胃,消蕩鬱煩,生津止渴,除煩下食,治
噫膈懊儂。」既能清透肺衛氣分實熱,還可生津止渴、除煩、利尿。竹葉甘寒入心經,
長於清心瀉火以除煩,並能清胃生津止渴,兼能利尿。牛蒡子辛散苦洩,寒能清熱,升
散之中具有清降之性,功能疏散風熱、宣肺祛痰、清熱利咽、透疹。
    
  劉老用這組藥主要取蘆根清肺胃之熱,同時蘆根配竹葉清熱生津、除煩利尿,再加
牛蒡子外散風熱、內解熱毒。臨床症見發熱、咳嗽、有痰、咽紅、咽痛、口乾、口渴,
舌紅、苔黃等,劉老常用止嗽散加鮮蘆根30 g、竹葉10 g、牛蒡子10 g以疏風宣肺、止
咳化痰、清肺生津。

  2.3  枇杷葉、紫菀、百部
    
  枇杷葉性味苦平,入肺、胃經。《本草綱目》曰:「枇杷葉氣薄味厚,陽中之陰。
」具有和胃降逆、降氣止咳之功效,是治療肺逆咳喘的良藥。紫菀性味苦甘,微溫,歸
肺經。《本經》載其「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能溫潤肺氣、開洩肺鬱,具有下
氣化痰之功,為止咳要藥。百部味甘,性微溫,歸肺經。《本草綱目》載:「百部亦天
門冬之類,故皆治肺病殺蟲。但百部氣溫而不寒,寒嗽宜之。」具有潤肺下氣、止咳、
殺蟲功效。
    
  劉老認為枇杷葉苦平洩熱,長於降逆;紫菀功善祛痰止咳,溫而不燥,潤而不膩,
長於開瀉肺鬱、降逆定喘;百部甘潤苦降,微溫不燥。三藥相用,降氣祛痰,止咳潤肺
,化痰中寓潤肺之意,潤肺又不礙祛痰。臨床症見咳嗽陣發、痰多、痰黃、咽紅、舌紅
等時,劉老常用止嗽散或瀉白散等配以枇杷葉15 g、紫菀10 g、百部10 g清熱化痰、潤
肺止咳。

  2.4  紫石英、秦皮、鉤籐
    
  紫石英甘溫,能溫散肺寒、止喘嗽、降逆平喘、溫養腎陽,《藥性論》言其主養肺氣
。據《本草匯言》記載, 鉤籐能祛風化痰。秦皮歸肝、膽、大腸經,《本草綱目》言其「
氣寒, 味苦, 性澀」, 苦寒可清利大腸, 性澀又可防止宣散太過, 有清熱燥濕、平喘止
咳之效[2]。
    
  劉老認為, 小兒肺常不足, 腎常虛, 痰雖源脾駐肺, 與腎陽虛而不能暖土息息相關,
故用紫石英溫養腎陽,以蒸運脾土, 土旺則金生, 無區區於保肺, 有治哮求本之意。秦皮
、紫石英、鉤籐既能溫養肺腎,又能平喘止咳,是劉老推崇的治哮良藥[2],常與金銀花
、烏梅、紫菀、五味子等藥配伍,用於哮喘、咳喘等疾病的治療中。

  3  討論
    
  角藥是臨床中藥配伍中的一種方法,它源自於《內經》「一君二臣,奇之制也」的
基礎理論,始見於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3]。劉弼臣教授在選取藥物組成角藥時有以
下幾個特點。(1)運用獨立成方之角藥,此種角藥在從前的經方中就常運用到,如前文中提
到的玉屏風散,常見的還有很多,如四逆湯、小陷胸湯、小承氣湯、茵陳蒿湯[4]等。(
2)由獨立成方之角藥化裁而來,是將原有的藥換用其他藥物,是根據小兒發病特點及生
理病理特點,選取性味歸經主治更有效的藥物來配伍。(3)注重藥物間相互配伍的關係,
首先注重功效間的配伍,功效要能相互配合,不僅強調合用增強某方面的療效,同時也
強調顧護到疾病發生時會出現的兼證;其次注重性味間的配伍,做到升降得宜,宣散得
度;最後是注重劑量間的配伍。從劉老的經驗中看到,合理運用角藥,在臨床中能起到
方便、有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發貴.「角藥」啟微.河南中醫[J].1999,19(2):55.

[2]於作洋.劉弼臣教授治療小兒哮喘的經驗[J].山西中醫,1998,14(2):6.

[3]魏文浩.薑良鐸教授論角藥的理論基礎及配伍特點[J].環球中醫藥,2009,2(2):
137

[4]樓友根.淺談經方中「角藥」的配伍應用[J].河南中醫,2003,23(8):3.



洛克中醫研究站
呂崇金  洛克醫師 整理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十六種常用脈象的辨別方法

    在診療實踐中,用二十六種常用脈象及其相兼脈,可以概括臨床錯綜複雜、千變萬
化的脈象,基本上可以滿足「辨證論治」的需要。因此,對二十六種常用脈象的辨別和
分析,是對複雜脈象進行辨別和分析的基礎。

       對脈象的辨別,必須掌握正常脈象,並熟識二十六種常用脈象的脈形規範。這是
最重要的依據。其次,要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和嫻熟的技術。此外,有很多方法可靈活
掌握。比如,將脈象「分類」的方法、「互相對比」的方法、「知常達變」的方法、「
察獨」的方法等。

       對脈象進行分析,涉及範圍太廣,內涵極其豐富。但總的說,是根據脈象變化分
析疾病的成因、性質、病位、發展趨勢和病理機制等,為「辨證論治」提供重要依據。

       對脈象的辨別和分析,是脈診用於臨床的關鍵環節,是脈診參與「辨證論治」過
程的紐帶和橋樑。歷代醫家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但是,由於二十六種常用脈象的脈
形規範和實際意義被埋沒或被誤解了一部分,直接影響了脈象的辨別和分析。比如,革
脈和代脈,其實際意義,主要是對脈象的變化或轉變進行辨別和分析。然而,因其實際
意義被埋沒,幾乎未能發揮作用。再如動脈,其實質是非竇性心律的脈形。然而,因其
實際意義被埋沒,並未發揮診斷非竇性心律的作用。這些事實說明,對脈象進行辨別和
分析的方法與內容,都需要進一步充實和完善。

       據考證,古代醫家精心篩選確定的二十六種常用脈象,是一個嚴謹而科學的組合
,不僅反映了寸口脈變化的相關方面,而且反映了對複雜脈象進行辨別和分析的多種方
法。並且,這些方法很實用,既簡便又準確。因此,應該將這些方法再充實到現在的診
脈方法。

       1、辨別和分析反映脈位的脈象
       反映脈位的脈象分四類:一是浮脈,二是不浮不沉之脈,三是沉脈,四是伏脈。
其辨別方法是,首先確定將寸口部位「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然後,再用相應指力辨
別寸口脈在哪一部。根據寸口脈在「五部」的順序,可準確辨別脈位的變化。
       為便於敘說,暫將「按之至骨」的指力稱「總指力」。根據「總指力」,可具體
掌握對「五部」分別進行診察的相應指力。比如:辨別浮脈,所用指力不超過「總指力
」的「五分之二」。辨別沉脈,用指力大於「總指力」的「五分之三」。辨別不浮不沉
之脈,所用指力相當於「總指力」的「五分之二」與「五分之三」之間。若用「總指力
」不能觸及脈體,需大於「總指力」才能觸及的脈體,是伏脈。用以上方法,可以準確
辨別脈位的變化。其他脈象若以脈位變化為構成條件,都是相兼脈。比如,「濡脈」是
「細而軟」兼「浮」,「弱脈」是「細而軟」兼「沉」。再如,「脈浮數」是「浮脈」
與「數脈」相兼,「脈沉數」是「沉脈」與「數脈」相兼。顯然,這都是非常準確的辨
別方法。
       對脈位變化的分析,一般認為,浮脈主表,沉脈主裡,這是一般規律。臨診時,
表證脈不浮或裡證脈不沉,其診斷作用更重要。必須將脈位變化的一般規律和特殊意義
綜合起來進行分析,才能充分體現脈位變化的診斷作用。比如,《傷寒論》第九十二條
說:「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者,當救其裡,四逆湯方。」第三百零
一條說:「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這兩條所論都是
「表證」,但其脈不「浮」而反「沉」。這種情況下,對脈與症的綜合分析非常重要。
前條所論,病有發熱、頭痛、身體疼痛,屬太陽表證,其脈應「浮」而反「沉」,說明
平素陽氣不足,裡虛較重,故用四逆湯救裡,此為寓解表於回陽救逆之中。這說明,《
傷寒論》不因「脈症不符」而「捨脈從症」,從而體現了脈位變化對「辨證論治」的指
導作用。第三百零一條是太少兩感證。病在少陰,不應發熱而反發熱,故謂之「反」。
此「發熱」,是外感風寒之邪在表。此脈沉,是心腎陽虛不足以鼓動。《傷寒論》不因
「脈症不符」而妄行取捨,而是在脈象與病症的「常」、「變」之中辨析其病理機制,
弄清脈位變化與症狀不符的內在原因,尋求適宜的治療方法。其內在原因是平素心腎陽
虛而復感風寒,故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表裡雙解。這些實例說明,對脈位變化的分析,應
該拓寬思路,不能局限於「某脈主某證」的一般認識。若脈症不符,更應該深入分析。

       2、辨別和分析反映「至數」變化的脈象
       反映「至數」變化的脈象分三類:一是遲脈,二是正常脈的至數,三是數脈。臨
床錯綜複雜的「至數」變化,不外乎這三類。其他脈象若脈的「至數」變化為構成條件
,都是相兼脈。比如,促脈是「數」脈再兼「時一止」。再如,脈沉遲是遲脈與沉脈相
兼,脈沉數是數脈與沉脈相兼。
       「至數」變化最容易辨別,可用「呼吸定息」或「計時法」測定。一般認為,正
常脈的至數是一息四、五至之間。一息三至或三至以下者,都是遲脈。一息六至或六至
以上者,都是數脈。按計時法算,每分鐘脈動50次以下為遲脈,正常的至數每分鐘
60~90次,若超過正常脈的至數則為數脈。小兒脈的至數當另論。
       對至數變化的分析,一般認為,數脈主熱,遲脈主寒。但是,這只是「遲數」二
脈最一般的診斷意義。實踐證明,遲、數二脈對分析病證的寒、熱確有很大實用價值。
除此之外,脈的至數變化還有更廣泛的意義。比如,心臟的器質性病變和功能性病變以
及痛證、痰證、飲證等,都可通過脈的至數變化提供診斷依據。特別是「脈症不符」的
情況下,對至數變化的分析尤其重要。如《傷寒論》第二百一十三條說:「陽明病,脈
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此外欲解,可攻裡也。
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此條所論,其脈遲,非虛非寒,乃
陽明腑實熱證。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分析脈遲的成因,不能認為是「脈證不符」。因實
熱壅結於裡,氣血阻滯,陽氣受遏,也可導致脈遲。因此,可用大承氣湯攻下實熱,蕩
除燥結。這說明,中醫對脈的「至數」變化有獨特的認識方法,必須辨明成因、性質、
病位、所主病證及其相互關係,綜合分析病理機制,才能充分體現至數變化的診斷意義
。再如促脈,其實質,是在數脈的基礎上又出現「時一止」的變化,表明「陽盛及陰」
或「熱極傷陰」,這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認識方法。由此說明,雖然脈的至數只是心
臟的搏動次數,但在中醫理論指導下,脈的至數變化具有非常廣泛的診斷意義。因此,
對至數變化的分析,既要體現中醫理論的指導作用,又要兼顧至數變化的實質是心臟搏
動次數的變化,二者結合起來,更能體現至數變化的診斷意義。

       3、辨別和分析反映大小的脈象
       反映脈體大小的脈象分三類:一是正常脈體,二是洪脈,三是細脈。臨診所能觸
及的脈體大小,不外乎這三類。其他脈象若以脈體「大」或脈體「細」為構成條件,都
是相兼脈。比如,「虛脈」是脈體「大」再兼「遲、空、軟」等條件。「微脈」是脈體
「細」再兼「軟」。
       脈體大小的辨別,以正常脈體為依據。若比正常脈體「大」,都是洪脈。若比正
常脈體「小」,都是細脈。正常脈體的標準因人而異,可參考劃分「五部」的方法確定
。詳見第六章,不另重複。
       對脈體大小的分析,一般認為,洪脈主實主熱,細脈主虛。其實,這是洪細二脈
主病的一般規律。除此之外,這兩種脈象都有非常廣泛的診斷意義。比如洪脈,《脈學
闡微》說:「若病後久虛,或虛勞失血而現此脈,為陽盛陰竭之凶象。」此脈象雖為洪
脈,絕不是主實,可以肯定是「胃氣已絕」的真髒脈,不然的話,則未必是「陽盛陰竭
之凶象」。這說明,對洪細二脈的主病不可一概而論。必須結合兼脈和臨床表現進行綜
合分析。古代醫家將虛實二脈確定為常用脈象,就是對洪脈及其主病性質進行綜合分析
的一個方面。因此,在洪脈的基礎上,應該進一步辨別虛實,不能認為洪脈都主實證。
       《傷寒雜病論》對脈象及其主病的分析方法,是很值得提倡的一種方法。其方法
是將脈、病、症、治並舉,綜合在一起,辨脈辨症與辨證密切結合,進行全面分析,並
將脈診靈活機動地用於診療實踐。這是最能體現脈診診斷作用的重要方法。

       4、辨別和分析脈的流利程度
       滑、澀二脈是反映脈流利程度的脈象。脈的流利程度分三類:一是正常的流利程
度。二是較正常更流利的程度,即滑脈。三是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即澀脈。其中,正常
的流利程度,是正常脈象的必備條件。滑脈和澀脈,則是脈的流利程度發生了變化。因
此,可以根據正常脈的綜合表現,體會正常流利程度的脈形,為辨別滑、澀二脈積累經
驗,提供依據。
       滑澀二脈的辨別方法很難掌握。這是因為,脈的流利程度,要根據脈的多方面變
化來判斷。但是,其目的,並不是診察脈的其他變化,而是專門針對脈的流利程度。因
此,辨別滑澀二脈比較困難。其關鍵技術是,將指目按在寸口脈的脊部,細心體察脈管
內血液運行的流利程度,然後,再結合其他方面的變化綜合體會。若脈管內的血液運行
滑利,較正常流利程度更流利,則為滑脈。若運行艱澀,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則為澀脈
。脈的流利程度沒有具體指標,只難根據正常脈的綜合表現反覆體會,因此,必須加強
基本功練習,多積累診察正常脈流利程度的經驗,才能準確辨別滑脈和澀脈。
       對滑澀二脈的分析,一般認為,滑脈與澀脈是相對的,性質正相反。但是,其所
主病證和診斷意義,不能拘泥「相對」或「正相反」的形式。有些脈書習慣用「相對」
或「相反」的形式論述脈象及其主病,其實,這種作法便於區分脈形和性質,卻不能準
確表達脈象的診斷意義。並且,若拘泥這種形式,則使機動靈活的脈法變得呆板僵化,
不利於發揮脈診的重要作用。比如,主病的滑脈多屬實邪為患,但澀脈的主病則有虛、
實之分,不能因為滑脈主「實」而認為澀脈必然主「虛」。並且,滑脈的主病,也未必
都是主實證。所以,對滑澀二脈所主病證的分析,必鬚根據脈的流利程度具體分析,不
可一概而論。

       5、弦脈的辨別和分析
       弦脈是反映脈體張力的脈象,其實質是脈體的張力增強。若寸口脈的張力正常,
一般認為是「微弦」,這是脈有胃氣,其具體表現為脈弦而有「和緩」之象。弦脈並不
都是主病的,有主「平」、主「病」、主「死」的區別,主要取決於胃氣的多少,可根
據弦脈的「和緩」程度辨別。主「病」的弦脈,即「胃氣少」的弦脈。主「死」的弦脈
,表明胃氣已絕,是「真髒脈」的程度,故主死。
       弦脈的辨別方法是:先觸及脈體,再對脈體進行按壓,其指感特徵是「按之如弓
弦狀」,若舉指,其脈體不隨手而起。這是脈體張力增強的表現。
       弦脈的出現率很高,歷代脈書對弦脈及其主病都有很多記載。一般認為,弦脈有
生理性弦脈和病理性弦脈之分。生理性弦脈是肝脈與春季相應的季節脈。病理性弦脈多
為疏洩失常、氣機不暢、氣血失和所致。其主病,多為肝膽疾患或寒證、痛證、痰證、
氣鬱、氣滯、瘀血、癥瘕積聚、疝痛拘攣等。除一些常見的病證外,支飲、懸飲、癖病
、瘟熱等,皆為弦脈所「主」之證。《脈經》說:「瘧脈自弦」。《脈學闡微》說:「
肝炎病脈多弦」。這說明,古代醫家對弦脈及其主病的分析,多與常見病或多發病密切
結合,總是不斷融匯新知,逐漸積累經驗,並非拘泥「脈症對號」的一種形式。

       6、緊、緩二脈的辨別和分析
       緊脈和緩脈性質正相反。緊脈的實質是脈體「緊張」或「拘急」,緩脈的實質是
脈體「舒緩」或「緩縱」。這兩種脈象都是病脈,沒有「常脈」之說。其辨別方法是:
緊脈脈體「緊張」或「拘急」,按之有「左右彈人手」或「如切繩狀」的指感特徵。緩
脈脈體「舒緩」或「緩縱」,按之有脈體「張力」或「彈性」低下的指感特徵。
       緩脈應與遲脈相鑒別。《脈經》唯恐後人將遲脈與緩脈相混,其序言特別作了說
明:「以緩為遲,則危殆立至。」這是提示後人,對「緩脈」與「遲脈」,必須嚴格區
別。否則,就會誤診誤治,甚至造成嚴重後果。二者的根本區別是:遲脈診察至數變化
,緩脈診察脈體「舒緩」或「緩縱」的程度。絕不能混淆。
       緊脈應與弦脈相鑒別。其區別是:弦脈只是脈體張力增強,按之如弓弦狀。緊脈
則是脈體「緊張」或「拘急」,且有「左右彈人手」或「如切繩狀」的指感特徵。這兩
種脈象同中有異,在脈形和程度上都有一定區別。因此,弦脈有常脈和病脈之分,緊脈
都是病脈。
       有的脈書誤解了緩脈的脈形規範和實際意義,所以,對緊脈或緩脈的分析有些欠
妥。比如,《診家正眼》說:「緩為胃脈,不主於病,取其兼見方可斷證。」其實,這
都是誤解了「緩脈」與「脈來和緩」的概念。實際上,「脈來和緩」才是胃脈。「緩脈
」並不是脈來和緩,這是兩種不能混淆的概念。因此,說緩脈「不主於病」是不對的,
說「取其兼見方可斷證」也是不對的。比如,《傷寒論》第二條說:「太陽病,發熱汗
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這便是單賃緩脈辨證的實例。這說明,緩脈不結合兼脈
也可斷證。這說明,《傷寒論》並沒誤解緩脈的脈形規範和實際意義。再如,《傷寒論
》第三條說:「太陽病,或以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
名為傷寒。」此條與第二條相對應,說明緊脈與緩脈性質正相反。因此,應該澄清對緩
脈的曲解誤說,不能將緩脈認為是正常脈的表現。

       7、對長短二脈的辨別和分析
       長短二脈的辨別非常簡單。按「持脈輕重法」的操作規範,若寸口脈在寸、尺兩
端過於本位,則為長脈。若寸、尺兩端不及本位,則為短脈。
       長脈一般是體質強壯的表現。短脈雖非常脈所期,但並非都是主病的脈象。若矮
人脈短,且無其他不適,可不按病脈論。
       一般認為,主病的長脈多屬實證,短脈主病多屬虛證。其實,這是一般規律。比
如短脈,其主病並非皆是虛證,臨診時,因氣鬱、氣滯、氣逆、氣機不暢而脈短者並不
少見。因此,對長短二脈及其主病的辨別和分析,不能只按一般規律,更不能形式化。

       8、散脈的辨別和分析
       散脈有生理性散脈和病理性散脈之分。生理性散脈是脈體「大」而客觀上表現出
來的「散漫」之象,但脈體圓斂,且無其他不適。病理性散脈的脈形是:脈體不圓斂、
過度散漫或形體過度寬泛,甚至脈管與周圍組織的界限模糊不清。生理性散脈和病理性
散脈的主要區別是程度不同。因此,散脈的辨別和分析主要是根據散脈的程度。
       近代以來,散脈的應用越來越少。究其原因,是近代脈書沒理解散脈的脈形規範
和實際意義。因此,近代脈書對散脈及其主病的分析確有欠妥之處。
       在近代脈書中,散脈是「浮散無根」之脈。這實際只是散脈的一種程度,只能見
於危重病證。其實,散脈並不都是這種程度。作為常用脈象之一的散脈,並不以「浮散
無根」為必備條件,也不是只能見於危重病證。它既可以是病脈,也可以是常脈,有時
還是疾病向愈的佳象。如《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心脈搏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
軟而散者,當消環自已。肺脈搏堅而長,當病唾血,其軟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令不復
散發也。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其軟而散色澤
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
髀,其軟而散者,當病食痺。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其軟而散色不澤者,
當病足()腫,若水狀也。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其軟而散者,當
病少血,至今不復也。」所謂軟而散,即散脈的脈形。顯然,其主病有輕有重,還可以
是疾病向愈的表現。所謂「消環自已」,即疾病向愈。這說明,不能將散脈認為是只見
於危重病的脈象。

       9、芤脈的辨別和分析
       芤脈是一種特殊脈形。它綜合了「浮、大、軟、中央空、兩邊實」等多種構成條
件,以「中央空、軟,兩邊實」為基本特徵。其實質,是大量耗傷津血,脈管血量不足
,脈管收縮與失血量不協調的脈形變化。因此,在診療實踐中,芤脈的出現率不高,往
往是一過性的脈象。若慢性病見芤脈,說明自身調節功能極差。
       脈診發展史表明,歷代醫家都以「中央空、兩邊實」為芤脈的基本特徵,基本上
沒爭議。因此,對芤脈的辨別和分析比較一致。比如,失血者出現芤脈,表明血管收縮
與失血量不協調。失血量過大,血管「空」,血管應隨之而收縮,若機體失血性調節功
能較好,則血管收縮與出血量相適應。若遲遲不見適應性的血管收縮,表明失血性調節
機能已差。這是古代醫家對脈象反映機體機能狀態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這種分析方法
在診療實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診療實踐中,應該特別重視根據脈象變化分析機
體機能狀態,這是脈診切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之一。

       10、虛實二脈的辨別和分析
       虛實二脈以脈體「大」為前提。這兩種脈象的實際意義,是在脈體「大」的基礎
上辨別虛實。若脈體不「大」,則不具備虛脈和實脈的構成條件。
       一般認為,脈體「大」主實,脈體「細」主虛。其實,這是一般規律。脈體「大
」並不都主實,必須進一步辨別和分析。虛實二脈就是針對這種情況。其辨別方法是:
在脈體「大」的基礎上,若兼「遲、空、軟」等條件,則是虛脈,主虛證。若「大而長
」兼有「微強」的表現,則是實脈,主實證。
       診療實踐中所能診觸及的脈體,除正常脈外,不外乎洪、細兩類。「洪」代表大
於正常的一類,「細」代表小於正常的一類。因此,在脈體「大」的基礎上辨別虛實,
是一個非常重要方面。古代醫家將虛實二脈進行改革,並列為常用脈象,其目的,即在
於此。脈診的發展史可以說明這一點。
       由於虛實二脈是相兼脈,其性質非常明確,所以,對虛實二脈主病性質的分析比
較簡單,凡虛脈都屬虛證,凡實脈都屬實證。

       11、微、濡、弱三種脈象的辨別和分析
       微、濡、弱三種脈象,以脈體「細而軟」為前提。其中,微脈不兼其他條件。濡
脈兼「浮」。弱脈兼「沉」。這三種脈象同中有異,應予辨別。若非「細而軟」的脈體
,則不具備形成這三種脈象的基本條件。
       由於近代脈書誤解了微脈的脈形規範和實際意義,誤認為微脈只能見於危重病。
所以,影響了以上三種脈象的辨別和分析。其實,從脈形規範和實際意義看,微脈有可
容許的變化範圍,可以有不同的程度。因此,微脈並不都是見於危重病的脈象。濡脈和
弱脈,都含微脈的構成條件,即脈體「細而軟」。在脈體「細而軟」的基礎上,若兼「
浮」,是濡脈;若兼「沉」,是弱脈。這說明,這三種脈象都不是只見於危重病。因此
,對這三種脈象及其所主病證的分析,應以實際表現時的程度為依據,不可一概而論。
但總的說,這三種脈象反映患者的體質條件較差,氣血不足,多屬虛證或虛中夾實證。

       12、動脈的辨別和分析
       對動脈的辨別,一般是按古文獻記載的脈形「對號入座」,對得上就是動脈,對
不上就不是動脈。這種辨別方法太機械、太死板。結果是,很少有人見過動脈。其原因
,是沒弄清動脈的脈形規範和實際意義。
       由於脈診經典文獻難理解,動脈的實際意義被埋沒了。以《傷寒雜病論》和《脈
經》等經典文獻的記載為依據,可以將動脈的實際意義再挖掘出來。現已證實,動脈是
非竇性心律的脈形。所以,對動脈的辨別,應該結合非竇性心律脈形的特點,不必按古
文獻記載的脈形「對號入座」,其辨別方法可靈活掌握。如《脈經》說:「動脈,見於
關上,無頭尾,如豆大,厥厥然動搖。」《脈經》又說:「左手寸口脈偏動,乍大乍小
不齊,從寸口至關,從關至尺,三部之位,處處動搖各異不同。」這說明,古代醫家也
不是按一種方法辨別動脈。只要明確了動脈是非竇性心律的脈形,辨別動脈並不難,臨
床並不少見。
       對動脈主病的分析,必須結合動脈的實質,若只按脈形進行分析,往往離題太遠


       13、結脈的辨別和分析
       結脈的辨別方法很簡單,凡脈有「間歇」即是結脈。需要說明的是,若脈「數」
而時有「間歇」,為促脈。這是從「結脈」分化出的一種脈象,因其另有診斷意義而被
確定專用脈名。因此,可將結脈和促脈區別開。
       結脈主要反映心律失常,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竇性停搏。促脈除反映心律失常外,
可以反映病證的寒熱屬性出現轉機,對辨別「厥」證寒熱具有重要意義。對結促二脈及
其所主病證的分析,既要考慮心律失常,還要體現中醫的特色理論。這是因為,中醫對
心律失常的脈象變化有獨特的認識方法。比如,促脈是在數脈的基礎上出現一止,但中
醫認為,這是「陽盛及陰」或「熱極傷陰」的病理機轉。這是中醫理論指導下的認識。

       14、辨別和分析脈的更代
       代脈反映脈的更代,對辨別脈象變化是否主病以及疾病的發展轉歸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近代脈書誤解了代脈的實際意義,誤將代脈認為是「脈來一止,止有定數,良
久復來」的脈象,因此,有些脈書對代脈及其主病的辨別和分析已離題太遠。
       以脈診的經典文獻為依據,可以將代脈的實際意義再挖掘出來。現已證實:代脈
主要反映脈的更代,這是對脈象進行診察和分析的一個重要方面。比如,按脈象隨「四
時」變化的規律,春季之脈應顯弦象。若春季其脈不弦,說明脈的更代不正常,這對分
析脈象是否主病具有重要意義。按這種方法,可以辨別一年四季的脈象是否與「四時」
相應,是否主病。並且,可以按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進行綜合分析,以辨明脈象與病症
的內在聯繫。再如,女子妊娠三月,其脈應顯滑象。若妊娠三月其脈不滑而澀,說明脈
的更代不正常,胎元失養。這些實例說明,辨別和分析脈的更代,具有非常重要的診斷
意義。因此,不能將代脈認為是脈有間歇的脈象,那就違背了代脈的實際意義。

       15、辨別和分析脈象的變化和轉變
       在疾病過程中,脈象發生變化或轉變,由一種脈象轉變為另一種脈象,古代醫家
稱其為「革脈」。脈的更代有一定規律,在疾病過程中脈象的變化和轉變也有一定規律
,代脈和革脈分別按這兩方面的規律對脈象進行辨別和分析,這是革脈和代脈的區別。
古代醫家診脈,既診察脈的更代,又診察疾病過程中脈象的變化和轉變是否符合規律,
這對分析病理機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經驗越豐富,這兩種脈象的重要意義越明顯。
但是,由於《脈經》的表達方法很難理解,這兩種脈象的實際意義都被埋沒了。
       據考證,近代脈書由於埋沒了代脈和革脈的實際意義,使現在的診脈方法失去了
原來的靈活性。並且,對脈診充分發揮診斷作用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現在的
診脈方法,若與經典文獻記載的診脈方法比較而言,確顯遜色。

       從脈診經典文獻的記載看,古代醫家開創的診脈方法,不僅非常實用,而且機動
靈活,但是,從《脈經》以後,脈診發生了變化,失去了原來的靈活性和機動性。現在
發現,其主要原因,是脈診經典文獻的表達方法難理解,一些脈名的實際意義被埋沒了
,脈診的實用技術沒全部傳下來。其中,革脈和代脈,都不是專指脈的某一種形態,而
是代表對脈象變化進行辨別和分析的兩種重要方法。代脈是按生理性的脈象變化規律進
行辨別和分析,革脈是按病理性的脈象變化規律進行辨別和分析。因此,這兩種脈象的
臨床應用最靈活,最機動,既可用於診察脈象是否主病,又可用於分析脈象與病症之間
的內在聯繫,還可用於診斷疾病的發展變化和預後轉歸。比如,《脈經》說:「三部脈
革,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毫無疑問,這是專指疾病過程中脈象的變化和轉變。
意思是說,若卒病其脈即發生變化和轉變,表明機體適應能力或調節機能尚可,此為脈
有生機的表現,故曰「卒病得之生」。若病的時間很久其脈才發生變化和轉變,表明機
體適應能力或調節機能很差,此為脈無生機的表現,故曰「長病得之死」。再如,失血
量過多的患者,其脈當沉細,這是符合發展規律的。若不轉變為沉細脈,則不符合規律
,表明失血性調節機能太差,是脈無生機的表現。如扁鵲說:「病若吐血復衄者,脈當
得沉細,而反浮大牢者死。」所謂「牢」,與「革」正相反,指脈象不發生變化和轉變
。扁鵲的意思是說,反覆失血的患者,其脈當變為沉細,若浮大之脈不變為沉細脈,表
明失血性調節機能太差,故主死。所謂「浮大牢」,是浮大脈不發生變化或轉變,而不
是浮大脈與牢脈相兼。從脈診經典文獻對革脈和牢脈的記載來看,若脈象隨疾病的發展
規律而發生相應變化或轉變,則為革脈。若不發生相應的變化或轉變,則為牢脈。這說
明,在診療實踐中,按疾病發展規律診察脈象的變化和轉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並且
,疾病的發展有一定規律,脈象的變化必然有一定規律,若脈象變化不符合疾病的發展
規律,則需進一步辨別和分析。這對臨床辨證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絕不可忽視。

       以上說明,古代醫家篩選制定的二十六種常用脈象,每一種脈象都有一定針對性
,其診斷意義都很重要。但是,由於二十六種脈象被埋沒或被誤解了一部分,影響了對
脈象的辨別方法,同時也影響了對脈象及其主病的分析。因此,應該根據二十六種常用
脈象的脈形規範和實際意義,掌握每一種脈象的辨別和分析方法,這是對複雜脈象進行
辨別和分析的基礎。



洛克中醫研究站
呂崇金  洛克醫師 整理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婦人脈診探究
連建偉教授脈診經驗總結



                       
       連建偉,教授,國家級名中醫,博士生導師。18歲即開始行 醫,師從諸多名醫。
1978年考入北京中醫藥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師從王綿之、岳美中等多位名師,精研
《傷寒論》、《金匱要略》以及歷代方書,著述頗豐。臨床以內科雜病和婦科病為主。
治病強調脈症合參,知常達變。本文主要記載了連建偉教授婦人脈診的臨床經驗體會。
他認為婦人脈診亦遵循脈診的一般原則,但因婦人有經、帶、胎、產等特有的生理變化
和疾病,脈象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本文從月經脈、帶下脈、妊娠脈、臨產脈、產後脈、
男女胎識別法等方面對其進行了深入探討,冀能發現婦人脈診的一般規律,以饗同道。

       婦人脈診亦遵循脈診的一般原則,但因婦人有經、帶、胎、產等特有的生理變化
和疾病,脈象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千金翼方》日:「凡婦人脈,常欲濡弱於丈夫。男
左大為順,女右大為順。」丹溪亦云:「男子病,右脈充於左者,有胃氣也,病雖重可
治,女子病,左脈充於右者,有胃氣也,病雖重可治。」《四診抉微》載:「按診者,
診男先診左,診女先診右。非男女經脈有別也,從其陰陽,以察其盛衰也。」吾師亦認
為,一般婦人脈較男子略濡弱,而且右脈大於左脈,診脈時順序以先右後左為宜。

1、月經脈
       女子左關尺脈,忽洪大於右手,見心煩乳脹,口不苦,身不熱,腹不脹,是月經
將至的表現;經血來潮,脈象轉緩。
       月經先期、經血過多,脈來洪大或滑數,此為沖任有熱,可用四物湯加黃芩、石
膏等以清沖任之熱;經水先期、經血少,脈來細數,多為腎中火旺而陰水虧也,可擬知
柏地黃丸加減;月經先期,量多色淡,神疲,懶言,脈細弱,此為脾虛不固,可用聖愈
湯加減;月經後期,經血過少,脈來沉細而弱,為陽虛內寒而致,可用大營煎加減;月
經先後無定期,脈弦,此為肝氣鬱結也,可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遙散加減。

       痛經一證,臨床所見,虛少而實多,實證多為氣滯、血瘀所致,虛證多為氣血虛
弱所致。行經時少腹脹痛,脈弦者,此為肝氣鬱結也,可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遙散加減治
之。而血瘀一證,又有屬寒屬熱之不同。大凡寒凝血脈者,經行多後期,少腹冷痛,經
水中有紫黯色瘀塊,脈來沉遲或澀,可用王清任少腹逐瘀湯調治;瘀熱痛經,常見經行
前期,少腹疼痛拒按,經水中有紫紅色瘀塊,脈來實大而數,吾師以自制之二丹桃紅四
物湯(桃紅四物湯加丹皮、丹參)治之。

       婦人閉經有虛實之分,脈來細澀,或細弱,或尺脈微,多為沖任虛虧、精血不足
的虛閉證,可用歸脾湯或十全大補湯加減;脈來弦澀,多為邪氣阻滯之實閉證,可用桃
紅四物湯或下瘀血湯等加減治療。
       血崩不止,脈多見芤,可用獨參湯以救之;漏下不止,量多色淡,脈來細弱,可
用歸脾湯或聖愈湯之屬治之;漏下不止,五心煩熱,脈來細數,可用知柏地黃丸加減治
療。
       2、帶下脈
       帶下病一證,吾師多遵傅青主。帶下色白,清稀如涕,脈緩或濡弱,多為脾虛肝
郁,帶脈失約,濕濁下注所致,可擬完帶湯加減;若帶下色黃,宛如濃茶,脈來滑數,
多為濕熱下注,損傷沖任所致,可以易黃湯治之;帶下色青,稠粘不斷,其氣腥臭,脈
來弦滑而數,多為肝郁濕熱所致,可用加減逍遙散治之;帶下色紅,似血非血,煩躁易
怒,脈左關弦數,右關稍緩,此為肝郁化火,橫克脾土,濕熱下注,與血俱下,可與清
肝止淋湯治療;帶下色黑,氣腥,伴有腹中疼痛,小便赤澀,煩熱,喜冷飲,脈來洪大
,此為胃火太旺,與命門、膀胱、三焦之火合而煎熬所致,可用利火湯治之。
      
 3、妊 娠脈
       已婚婦人平素月經正常,婚後停經二三月,脈來滑數沖和,左寸動甚,伴有嗜酸
或者嘔吐等表現,為受孕懷胎之候。
       《素問?平人氣象論》「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仲景云:「婦人脈滑數而
經斷者為有孕。」《脈經》亦云:「三部脈浮沉正等,按之無絕者,有妊也。」
       妊娠脈須與閉經脈相鑒別:妊娠脈必滑數沖和,而閉經虛證多為精血不足而脈細
弱,可予十全大補湯治之;實證或因痰濕阻滯、沖任不利所致,其脈雖滑,但多兼弦,
可用溫膽湯或導痰湯加減治療;或因瘀血阻滯,其脈多澀,可用桃紅四物湯或溫經湯或
少腹逐瘀湯治之。

       4、臨產脈
       《諸病源候論》日:「孕婦診其尺脈。轉急如切繩轉珠者,即產也。」《脈經》
:「婦人懷妊離經,其脈浮,設腹痛引腰脊,為今欲生也,但離經者,不病也。」《醫
存》云:「婦人兩中指頂節之兩旁,非正產時則無脈,不可臨盆。若此處脈跳,腹連腰
痛,一陣緊一陣,二目亂出金花,乃正產時也。」吾師深以為是。

       5、產後脈
       婦人產後氣血虧虛,故脈象多為虛緩平和。四診抉微》云:「新產之脈,沉細緩
為吉,實大弦牢,其凶可明。」脈細弱伴乳汁不足,為氣血虛弱之候,可用八珍湯或十
全大補湯治之;脈弦而見乳汁量少,多屬肝氣鬱結,可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遙散治療;脈
弦緊伴腹痛,惡露不下,多為寒凝氣滯,可予生化湯嘗之。

       6、男女胎識別法
       如何識別孕男孕女,古代醫籍有諸多記載。《脈經》云:「婦人,妊娠四月,欲
知男女法:左疾為男,右疾為女,俱疾為生二子。」又「左手沉實為男,右手浮大為女
。左右手俱沉實,為生二男,左右手俱浮大,為生二女。」又云:「尺脈左偏大為男,
右偏大為女。」《四診抉微》記載:「妊娠,其脈三部俱滑大而疾,在左則男,在右則
女。」吾師以為,一般而言,左脈滑數甚則為男,右脈滑數甚則為女,但臨證時切勿將
診斷結果告訴求診者。




洛克中醫研究站
呂崇金  洛克醫師 整理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瑞春先生談如何臨證

陳瑞春(1936-2008),江西銅鼓人,江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
導師。兼任中國中醫藥學會老年病學會委員,仲景學說研究會理事,全國中醫內科疑難
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江西中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江西中醫藥》雜誌常務編委,
江西中醫藥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等職。
自幼隨父習醫,早歲參加聯合診所涉足醫壇,矢志岐黃。1958年考入江西中醫學院,畢
業後留校任教,1976年參加衛生部委託中醫研究院主辦的全國中醫研究班,1980年以後
任傷寒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8年任附屬醫院業務副院長,1989年改任第一副院長主
持工作,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程門雪用藥經驗述要

  江西省波陽縣中醫院  朱炳林


程門雪先生,字九如,江西省婺源縣人。近代著名中醫學家,曾任上海中醫學院院長,
著有《金匱篇解》,《程門雪醫案》等。他治學嚴謹,學問淵博,辨証獨具慧眼,用藥
絲絲入扣。現就其用藥經驗論述如下。

  時病用藥

程氏早年即以善治溫熱、傷寒而飲譽滬上。其用藥特點,誠如裘沛然先生所云“擅用輕
揚或淡滲法,用藥靈動” (“燈光雪影細論醫--懷念程門雪先生” ),何時希先生亦
指出,程氏的主要成就,是對“輕以去實法”的獨特之見 (“學貫古今藝擅眾妙--憶
當代名醫程門雪” )。僅就《程門雪醫案》看,其輕靈的用藥法頗資借鑒。

柴胡,葛根,豆卷,薄荷同用:四藥皆為輕清之品,其中柴胡主升散,為傷寒發汗解表
要藥,葛根、豆卷,薄荷亦清解衷邪之品。四藥合和,有解肌達邪之利,無發汗傷津之
弊,亦不致涼遏冰伏邪氣,無論風寒風熱,挾暑挾濕,均可運用。

黑山梔,豆豉同用:梔子豉湯為張仲景治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濃之証,古方中也多以山
梔為熱藥之向導。程氏仿此法,常用于春溫、風溫、濕溫或陰虛感冒,既有表邪,內又
有濕熱者,用此輕清升散,清熱除煩。有汗則用清水豆卷,亦常配枳殼 (或枳實 )理氣
寬中。

藿香、佩蘭、荷葉,荷梗、青蒿同用:五味藥皆為輕清芬香之品,可透風於熱外,
解濕熱鬱表之証,且又醒脾快胃,通利三焦,用於暑濕之証甚合。

杏仁,厚朴、茯苓同用:杏仁辛苦而溫,宣肺利氣,氣化則濕亦易化,厚朴苦辛而溫,
長于泄結散滿,理氣燥濕,茯苓甘淡而平,可淡滲利濕,從下分消。三藥同用,治濕遏
衛氣、三焦不利之証。

桔梗、枳殼、茯苓同用:程氏以此為小型杏蘇散。杏蘇散的命意是苦溫與辛甘合用,旨
在發表宣化。此三味乃苦辛甘淡合和,重在調暢氣機。二者皆著眼于肺氣,言期小型杏
蘇散也相宜,濕溫邪在衛氣,或外感初起夾痰濕者宜之。

橘紅、半夏、枳實、竹茹同用:溫病多因病邪既不外解,又不內傳,流連三焦,使三焦
氣化失司、津液停蓄,釀成痰飲。或因熱邪煎熬津液成痰濁。熱與痰飲相結,更加纏綿
難解,所以葉天士主張分消,上下之勢,當取“溫膽湯之走泄”。程氏此四藥同用,實
繼承葉天士學說,取法《千金》溫膽湯,達到和胃降逆、清化痰熱、疏利三焦之目的。

杏仁,蔻仁、苡仁,滑石同用;濕溫病雖有上中下三焦之分,治法有芳香化濁、苦溫燥
濕、淡滲利濕之別,但開上、宣中、滲下常常是配合使用。如里濕蘊熱的,更宜重在滲
濕于熱下,所以程氏取三仁湯法,宣通氣滯,分消走泄也。

黃連配半夏,黃連配生薑或乾薑、黃連配蘇葉,山梔配橘虹、山梔配生薑,黃芩配半夏
:此為苦辛合化、宣降濕熱法。辛能發散,開鬱通結,苦能燥濕,寒能清熱。二藥一冷
一熱,一陰一陽,寒因熱用,熱因寒投,陰陽相濟,有相輔之功,無偏勝之害,使濕熱
兩分,不致膠固難化。

花露的使用:程氏以白荷花露、枇杷葉露代水煎藥,治鄭某暑厥;以枇杷葉露沖服,治
陳某春溫重症,以薔薇花露合香稻葉露治張某濕溫,均得良效。溫熱之邪最易傷陰劫液
,治療溫病,一要保存津液,所謂“存得一份津液,便有一分生機”,二要顧護胃氣,
“先安未受邪之地”。花露之品就有這兩方面的長處,如白荷花露能清涼解熱,止渴生
津,薔薇花露能清暑解熱,芳香健胃;香稻葉健脾醒胃,養中氣,清餘熱,尤其是枇杷
葉露,上可潤心肺,中可安冒氣,下可養肝腎。《重慶堂隨筆》指出:“凡風溫、濕熱
 、暑、燥,邪在肺者,皆可以用以保柔金而肅治節,香而不燥,凡濕溫,疫癘、穢毒
之邪在胃者,皆可用以澄濁氣而廓中州。”

    雜病用藥

在程氏治雜病的醫案中,則下列一些獨具匠心的配伍經驗,懂得臨床借鑒。

白芍配浮小麥:用于陰虛發熱。白芍微苦而酸,苦能補陰,酸能收斂,有益陰養血、退
熱祛煩、滋潤肝脾之功,配治骨蒸勞熱之浮小麥,相輔而相成。

細辛配五味子及乾薑配五味子:此為辛散酸收法,用于咳喘証。細辛,乾薑溫中蠲飲,
散寒降逆,五味子收逆氣而安肺氣,二藥一辛一酸,一散一收,一開-合,使之內外協
濟,相反而相就。欲溫化痰飲,程氏取乾薑和五味子同搗,效果頗佳。

肉桂配片薑黃:用于寒凝中脘心腹冷痛者。肉桂乃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之品,善去痼冷
沉寒,片薑黃乃溫經止痛破直行氣之藥,善治心腹痞滿脹痛,二藥合和,溫中止痛之功
更著。

黃連配阿膠:治心腎不交、陰虛陽擾之不寐。黃連味苦為瀉心火之藥,阿膠味甘乃滋陰
補血之品,陽有餘以苦除之,陰不足以甘補之。但苦昧藥易從燥化,程氏囑咐黃連用量
宜小,用水,鹽水或蜜水炒,便無此弊。

茯神 (或朱茯苓 )配遠志、棗仁:用于心肝血虛神失所養之不寐。棗仁味甘質潤生心血
面養肝血,為養心安神之要藥,茯神,遠志均為寧心安神之佳品,三味和合,相得益彰
。考酸棗仁湯是棗仁配以川芎,程氏嫌川芎過于升散,不如遠志交通心腎,解郁開結,
雖辛而不猛,誠如張錫純所言:“乃和平純粹之品”,真經驗之談也。

白芍配木香,吳萸、黃連:這種配伍含戊己丸、香連丸、左金丸三方,可治胃痛,腹痛
,脅痛。吳萸辛溫暖脾,開鬱化滯,其性辛苦而燃,燥則易傷陰,陰傷則肝愈橫,但配
白芍則此弊可防,白芍乃養血柔肝、緩中止痛之藥,既可益脾陰面攝納至陰耗散之氣,
又能借陰液以和柔剛木桀驁之威。吳萸配黃連,重在苦寒瀉火,因佐吳萸之辛開則肝得
疏泄,胃獲和降。再配木香行氣和脾,能清化濕熱,濕熱一化則腸胃自安。

生地配仙靈脾:治腎陰陽兩虛的腰酸腰痛,精不足者補之以味。葉天士主張于血肉有情
之品,常投龜、鹿二仙以陰陽同補。程氏取生地與仙靈脾也是陰陽兩補之意,此二藥均
補腎,一為益陰之上品,一為壯腎陽之要藥。因龜、鹿價貴,程氏經驗更宜推廣。

丁香配蛇含石,肉果或配蛇含石,赤石脂、禹餘糧:治泄瀉久下止。泄瀉久不止,如因
脾胃虛弱運化無力者,丁香配肉果可溫暖脾胃,化食行滯,肉果配蛇含石既散下焦虛寒
之氣,又可固澀大腸,使之溫而能澀。丁香與固澀的蛇含石,赤石脂、禹餘糧同用,對
脾瀉或腎瀉久不止者均有一定療效。

刀豆殼配枇杷葉 (炒香 ):用于產後肺胃之氣失降之呃逆。刀豆殼乃甘乎之晶,枇杷葉
香而不燥,合而用之,可平沖上之逆氣,安和胃氣,胃氣安則反胃止,呃逆停。
較之丁香、柿蒂溫中祛寒,又多一治法,且
不限于產後也。

鹿角霜配小茴 (鹽水炒 ),山甲 (炙 )
用于督,帶脈和臂經虛寒及氣血痹阻所引起的腰痛。鹿角霜咸溫,能溫補督脈,壯腎助
陽,添精益血,配小茴旺助沮腎散寒之力,又可理氣開胃,二藥同用,相得益彰。腎經
虛寒,陽氣虧乏,鼓動無力,則血液運行不暢,痹阻為患,在溫腎藥中,配以搜風通經
活絡之穿山甲,使關竅透達,經絡貫徹,臟腑宣通,血撬血痹化開,是腎損挾瘀的上佳
治法。




洛克中醫研究站
呂崇金  洛克醫師 整理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年買書讀書路

記得浙江中醫學院畢業實習時,有幸跟隨張老師。當時就被張老師的臨証
水平所折服,更為張老師的人品所感動,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張老師的入室弟
子。機緣巧合,杭州市衛生局開展了為期三年的中醫師承教育,我終於如願以
償。記得2000年剛實習時,張老師就告訴我,當今社會為寒涼所傷最甚,陽
氣虧損是眾多疾病發生之根本,那時張老師就擅長用溫熱藥治療疑難病症,持
“寒邪非溫不散,水飲非溫不走,痰濕非溫不化,疼痛非溫不止,瘀滯非溫不
通,氣滯非溫不暢,食積非溫不消,虛寒非溫不補”的學術主張。同時又強調
不可太過偏執,任何好的方法都應該兼收並蓄。那個時候問張老師最多的問題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用經方兩大關


我虛度81歲,(1930——  )一生學做中醫55年,經歷了無數困苦魔難,闖過五大關(
明理關、醫德關、臨症關、劑量關、毒藥關)。現在蓋棺定論,不過勉強及格而已。
現在扼要敘述一下我闖最後兩關的經歷,或許對青年一代有點借鑒作用。

一、劑量關
醫界共識:劑量問題是經方不傳之秘。劑量,是方藥治病的核心一環,猶如將軍的刀劍

自81年東漢度量衡器?——大司農銅權——出土,證實了漢代一兩等於現代15.625克,一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知道嗎?藥罐開封 乾燥劑要丟掉

【聯合報╱記者陳雨鑫/板橋報導】
2013.11.29 02:32 am


藥罐內的乾燥劑開罐後,應該要丟棄,再放在藥罐中只會增加水氣回釋的汙染。
記者陳雨鑫/攝影
藥罐內棉花、乾燥劑到底要不要丟?亞東醫院藥劑部主任孫淑慧昨公布民眾藥物使用調查,4成民眾打開藥罐拿完藥後,會把罐內的棉花、乾燥劑放回,孫淑慧提醒,藥罐一旦打開,棉花和乾燥劑的功能立刻失效,再度放回恐損壞藥品。
亞東醫院日前針對民眾正確用藥觀念,回收2735分有效問卷,4成民眾不曉得藥品開封後,內附棉花及乾燥劑需丟棄;2成民眾不清楚藥罐開封後,會縮減保存期限;1成民眾認為藥物當天沒吃完,隔天可再補吃,另外1成民眾不知道服用慢性病藥物,病情改善後仍需繼續服藥。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桑螵蛸散治老人頻尿?





最近有個70幾歲老伯,過來看診,
他自學中醫,希望拿桑螵蛸散就好,
當然這是屬於高貴藥,健保一天30元,
目前點值已低於0.8,老人免收掛號費,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憂鬱症之孫文垣醫案



孫文垣醫案

<篇名>表嫂孀居二十年右癱不能舉動神情恍惚亂言多悲泣

表嫂孀居二十年矣,右癱不能舉動,不出門者三年,今則神情恍惚,口亂言,常悲泣。
詰其故,答曰︰自亦不知為何故也。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葉橘泉先生的一句話

葉橘泉(1896-1989),是上個世紀著名的經方家,也是中國科學院第一任學部
委員。他說:「不知何時開始,何人作俑,我們現代的中醫臨床診治,不大注意繼承先
賢傳統經驗的方劑,大都習慣於自由處方,隨心所欲,加減藥味,方無定型,而且沒有
方名,只寫某某法。這樣做,即使治好了病,也無法總結,既不利於推廣經驗,更不利
於傳授後學。」他這段話好像是對今天的中醫人說的。當今許多中醫,特別是名醫專家
們似乎更喜歡講治法而不喜歡講方,講方也多講後世方或經驗方自擬方,似乎只講方就
不能顯示學問的深邃,講方證就不能體現思路之靈活,如此這般,蔚然成風,中醫的學
術發展步履維艱也在情理之中了。雖然葉橘泉先生有此言在先,但在積重難返的我國中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五苓散辨


五苓散為張仲景之千古名方,古往今來,應用甚多。
原方為: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長期以來,五苓散一直被認為是太陽蓄水証,水停下焦。在方劑學中,也被
列為利水滲濕劑,臨床中為眾多醫生所喜用。然而,關於此病的病機、方証以及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黨人參消失之謎
文/一葉輕舟

長治,古稱上黨,「居太行之巔,地勢最高,與天為黨。」秦時置上黨郡,北周宣
政元年置潞州,明嘉靖八年改稱潞安府。新中國成立後改設晉東南地區和長治市,由山
西省直轄。中藥材「黨參」因原產地在上黨而得名。事實上,上黨不僅是黨參的故鄉,
還是名貴藥材「人參」的故鄉,只是人參在上黨人的視線中已經消失了500年左右。那麼
,上黨人參是怎樣消失的呢?就讓我們從古詩詞開始來認識它吧。
得真英自紫團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師承要潛心侍診方得真諦 [轉載]

2013年06月20日

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6月8日是全國名老中醫李壽山去世後的「頭七」,作為最小的弟子,遼寧錦州的青
年中醫師張雷仍處在對老師的哀悼和思念中。當年,他大學畢業,認為要成為一個好中
醫,僅靠學校所學遠遠不夠,必須拜名師,跟隨臨床侍診,才能在醫術上快速提高。於
是他下北京、赴大連,先後跟隨郭志強、李壽山等名醫學習。「跟師名醫,不僅能提高

Rockl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